越国青铜剑
年代:春秋战国(公元前770年-公元前221年)
质地:铜质
简介: 长54.5厘米 宽4.8厘米 重700克 剑体较长,脊呈直线,斜从而宽,前锷收狭,作倒凹字格,圆茎上铸两周箍,便于缠缑,圆首,孔中嵌绿松石。 剑是一种由刺击兵器演进而来的短兵器。商及西周以车战为主,剑不居于重要地位,只是中原之外少数民族的武器。南方吴越地区因地理环境以步兵为主,剑的重要性得以彰显,也成就了吴越地区高超的青铜剑冶铸技术。 春秋战国时期,此起彼伏的兼并战争促使列国不断扩大军队编制,同时也使军队武器装备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由于步兵成为主要兵种,剑、刀、匕首等近战武器开始大量使用。各国兵器均由官营兵器作坊铸造,刀光剑影中,战争耗费巨大,以至“十年之田而不偿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