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铜农具与铁农具

文物缩略图

(点击图片进行放大预览)

内容介绍

青铜农具与铁农具

年代:春秋战国(公元前770年-公元前221年)

质地:铜质、铁质

简介: 春秋铜铲(图1),长11厘米,宽9厘米。上端有銎用于安柄,下端为单面圆角形刃,用于起土、除草。 春秋铜锛(图2), 长7.5厘米,宽4.5厘米。呈束腰形,下端为单面锐角形刃,稍宽,背部有凹槽,用于固定木柄,主要用于砍削木料使其表面平整。 东周铁锛(图3),长11厘米,宽5厘米。呈长方形,下端为单面刃,背部有凹槽,用于固定木柄。 青铜是铜、锡合金,用它制造的工具比石、骨、蚌、木、角质工具坚硬、锋利,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。当时社会以青铜为贵,多用于礼器、兵器的铸造,只有少量用于农业生产。《国语•齐语》记载:“美金以铸剑戟,试诸狗马。恶金以铸鉏(锄)夷斤斸,试诸壤土”。 铁农具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。春秋时期已掌握矿石炼铁及铁器的锻造、铸造技术。出土文物表明,春秋晚期吴、楚等国不但能够用低温“块炼法”炼出海绵状态的铁块用于锻造铁器,也能炼出液态生铁用来铸造铁器。铁农具的普及以及牛耕技术的发展,使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。

< 上一篇 越国青铜剑 下一篇:兽钮盖蹄足青铜鼎 >